1、庸的读音是yōng。
2、庸在先秦是对某些地位较低的劳动者的一种称呼,故有平庸、平常之义。
3、引申为用,又引申指功劳、功绩。
(相关资料图)
4、又假借作疑问代词,相当于哪、难道。
5、一、说文解字庸,用也。
6、从用从庚。
7、庚,更事也。
8、译文:庸,使用。
9、字形采用“用、庚”会义。
10、庚,表示变更做法。
11、二、组词附庸、庸碌、庸俗、无庸、庸人等。
12、三、字形演变(如图)扩展资料:一、附庸 [ fù yōng ]原指中国古代附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。
13、后指受宗主国统治和奴役的国家。
14、现在也指受别国操纵、控制的国家。
15、2、泛指依附于某一事物而存在的事物。
16、二、庸碌 [ yōng lù ]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,没有作为。
17、三、庸俗[ yōng sú ]平庸鄙俗;不高尚。
18、四、无庸 [ wú yōng ]也作毋庸。
19、文言副词。
20、用不着;没有必要。
21、五、庸人 [ yōng rén ]目光短浅、无所作为的人。
22、庸(拼音:yōng)是汉语常用字[1],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[2]。
23、“庸”在先秦是对某些地位较低的劳动者的一种称呼,故“庸”有平庸、平常之义。
24、 战国之间,“庸”所指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。
25、在战国时期的史料里,“庸”有时指雇佣劳动者,这个意思后作“佣”。
26、庸由雇佣引申为用,使用则有成效,故又引申指功劳、功绩。
27、后来“庸”又假借作疑问代词,相当于哪、难道。
28、在古代文献中还与“诵”“墉”“赓”等字通用。
29、(基本信息栏主要参考资料:[3])中文名庸汉语拼音yōng注音字母ㄩㄥ平水韵部上平二冬[4]字级一级(2386)“庸”的意思是“平常、不高明”。
30、平常,不高明的:平~。
31、~医。
32、~言。
33、~俗。
34、~人。
35、昏~。
36、~主(平庸或昏庸的君主)。
37、~夫。
38、~暗(平凡,愚昧)。
39、~~碌碌(没有志气,没有作为)。
40、2、需要:无~细述。
41、无~讳言。
42、3、岂,怎么:~讵(岂,何以,怎么,亦作“庸遽”)。
43、4、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:租~调。
44、5、功劳:~绩(功绩)。
45、6、古同“佣”,雇佣。
46、没有作为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相关新闻